多维并进,深化研究生思政课改革

发布者:威廉亚洲体育在线登录网站发布时间:2021-12-14浏览次数:

 

来源:新湖南 2021-11-24 作者:伍屏芝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这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也为研究生思政课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与目标引领。

找准着眼点,培育心怀家国者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研究生是当代青年中科学文化素质最高、最具创新潜力的群体,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过程中“挑大梁”“唱主角”。

立足新起点提高站位。应讲清楚当代中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讲清楚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状,引导研究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找准前行方向、关注战略全局、抓住时代机遇。

锚定新目标导航理想。应讲清楚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讲清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用中国梦引领研究生的青春梦、成才梦,用理想照亮研究生的人生之路、未来之路。

拓宽新视野涵养情怀。应讲清楚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优势,讲清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关注党和国家的重大原则、重大立场和重大利益,突破“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小学问”,做好视野宏大、胸怀远大的“大文章”。

搭建制高点,打造教师共同体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在国民教育体系顶端办好思政课,必然要求教师队伍更具高端性。

遴选“大先生”。选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深、见解透、成果精确有大本领,做研究生为学为人示范确有大境界,培养研究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确有大智慧的专家学者,担任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凸显思政课教师专业性。

组建“大团队”。跨学科组建专职教学团队,融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背景于一体;跨领域组建专题教学团队,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甚至自然科学领域聘请对相关问题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开展客座讲授,形成专兼结合、优质稳定的教学团队,增强其专门性。

打造“共同体”。本科生思政课普遍有专门教研机构负责,而研究生思政课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省仅有三所高校对研究生思政课设立了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研究生思政课也应建立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置专门教研机构、制定教研制度、开展教研活动,实现教学资源互联互通、教学方法互学互鉴,培育教研共同体,提升课程资源的共享性。

抓好结合点,突破学科壁垒

面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研究生组成的思政课堂,要达成预设的课程目标,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求新求变,突破学科专业局限,让坚定理想信念成为“终身课题”。

在理论融合上做文章,实现学理型教学。教师应将自身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学,从教学体系上实现系统融入,从重点热点切入实现深度融入,从研究生思维特点出发实现精准融入。通过理论解读和问题解决培养研究生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又用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研究生的学术探讨、学术创新,形成良性循环。

在专业结合上下功夫,实现分众式教学。思政课教学在专题选择、案例安排上应与研究生所学专业结合,比如对理工科研究生多结合世界前沿科技,对经管类研究生多联系经济主战场,对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多解读国家重大需求,对生物医学类研究生多顾念人民生命健康,引导研究生用最熟悉的“专业思维”分析思政问题、解决思政问题。

夯实落脚点,优化实践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研究生思政课应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有机融合作为落脚点,为此须优化实践教学。

精准把握实践问题。积极引导研究生将实际问题升华为思考主题、把思考主题转变为研究课题、把研究课题落实为学习专题,使“问题-主题-课题-专题”相互贯通。

精心安排实践过程。引导研究生将问题意识与价值导向相互融合,立项研究;将理论探索与方法指导相互结合,制定研究计划;收集资料、记录过程、撰写研究报告;组织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成果展示、交流反馈、成果推荐等,按“认知-体验-反思-提升”步骤助推研究生知识进阶。

精细优化实践考评。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研究生课程评价体系,确定“路线图”、绘好“时间表”、下达“任务书”,使研究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更明晰、过程更规范、实效更显著。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