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2019-09-24 作者:王易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历来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指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发展的方向。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八个统一”。其中,“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求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坚守思政课的理论性,用科学理论培养人、武装人
思政课要保持一定的理论深度,彰显理论性,这是毋庸置疑的。理论性是思政课的基本属性,坚守理论性是思政课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思政课的内容中包含对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抽象,蕴含一定的历史逻辑和历史规律,经过不同程度的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加工制作过程,因而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与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又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吸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因此更具有理论性和科学性。坚守思政课的理论性,不仅有利于学生完成思政课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能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提供理论基础。我们在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坚守思政课的理论性,教育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全面理解和深刻领悟理论知识的内核与精髓,将客观真理内化为主体意识,外化为自己看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那么,我们究竟要以何种理论培养人、武装人?应当说,思政课包含的理论非常多,而在众多科学理论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属于思政课教师自身必须掌握同时又要教给学生的“批判的武器”。用科学理论培养人、武装人,最起码要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同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旗帜和灵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加强理论学习最重要的教材、最权威的依据、最基本的内容。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理论讲授时,要着重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之为学生所掌握,并转化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只有这样,理论才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为了保证科学理论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思政课教师应率先深耕教材,处理教材时要大胆整合取舍,尊重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在保证教材基本内容、基本遵循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新的内容、新的解读,联系新的时事内容,给学生全新的知识感受。很多时候,学生排斥和抗拒的并不是理论本身,而是教师说理的方式以及这种理论在与现实碰撞时产生的某种不适应性。为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全面掌握,真学、真懂、真信,还要加强对当前国内外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关注,在面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时能够解疑释惑,让学生感到“解渴”。与此同时,还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即改变单纯依据教材进行系统理论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系统讲授、专题教学、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新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中,系统讲授是基础,专题教学是精华,教学实践是提高,三者相辅相成,推动教学内容进一步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另外,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单纯由教师讲授讲解的教学方式,探索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新模式,加强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通过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课堂辩论、小课题报告、读书报告等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可改变单纯由威廉亚洲体育在线登录网站教师讲授思政课的方式,探索以威廉亚洲体育在线登录网站教师为主,校内外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学者、校领导共同参与的教学方式,实现马克思主义和相关专业领域、校内和校外专家、教师和管理层相结合,充分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与整合。
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思政课并不单纯讲理论,它还具有突出的实践精神,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始终坚持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倡导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所以,推动思政课改革与创新,既要坚守理论性,又要注重实践性。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理论的终极意义在于能够指导人的行动。倘若学习了科学理论却将其束之高阁,或夸夸其谈而不加以运用,那么,再好的理论、再正确的认识也是没有意义的。更何况,“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即便一个人可以通过间接经验获得某种认识,但这种认识若不能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指导实践,它也是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的。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已经认识到的规律来办,在实践中再加深对规律的认识,而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因而,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理论的同时,还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应当把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调研引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当前大学生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主流思想是积极向上的,大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追求真理、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激情,而且大学生有理论思考的需要,有理论分析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理论探究的能力。教师要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研究、广泛实践、深度锻炼的机会。比如,可以在学期初围绕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确定若干调研题目,然后以专业或者以一个教学班为单位,选择一个题目进行为期两三个月的调研,要求学生撰写调研报告,并于学期末在课堂上进行总结汇报,开展深入讨论。需要注意的是,此类调研活动应该融思想性、责任感、荣誉感于实践之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并确保学生从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到调研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从被采访人的选择与访谈提纲的确定到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提炼,从调研报告的撰写到多媒体演示以及网页的设计制作,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各显其能又群策群力。同时,还要注意对实践成果进行及时总结与提炼。
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应当鼓励和支持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基层,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用双眼见证百态人生,用辩证思维观察问题、了解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感受基层社会的“温度”,体悟家国情怀,锤炼意志品质,肩负起新时代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可以说,当前已有许多高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例如,中国人民大学自2012年开始开展“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每年组织1000余名师生利用暑假时间,围绕当前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深入全国范围内经科学抽样产生的行政村,开展系统、规范的社会调研活动,使学生了解农业生产、农民物质与文化生活、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融入中国农村发展实际,参与到政策宣讲、普法宣传、扶贫支教、儿童关爱、文艺下乡、同伴教育等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意志品质和研究型学习能力。再如,来自清华大学269个支队的2600余名师生在2019年围绕“壮阔70年”主题,深入一线,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壮阔70年的发展历程,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祖国大地的生动实践,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还有一些高校与其所在城市的文化或历史纪念馆共建研学育人基地,试图通过双方的合作,更深入地研究城市红色文化,用红色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反哺思政课程。凡此种种都是重视思政课实践性的体现,也是推动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有益尝试,值得被认真总结、适当推广。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形式主义,防止“去理论性”与“泛实践性”倾向。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高校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其人生黄金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吻合,将全程参与这一伟大历史进程,这是人生最大的幸运,也是最崇高的使命。思政课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获得这样的认识,并按照这个方向努力,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这是打造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思政课的根本目标。
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应着重培养学生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式,使之从历史英雄人物中汲取前进力量。常言道:“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但志向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萌发于现实,或受到历史英雄、榜样人物的激励。然而,在我们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革命英雄人物事迹的时候,也有少部分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相悖的错误价值观念在传播,致使青年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产生困惑。为此,我们在课堂讲授中,必须敦促学生习得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使其能够运用变化的观点分析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把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发展的不同阶段加以联系和比较,弄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把握其实质;使学生知晓打开历史的正确方式,即从整体上、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不能只关注历史的碎片而不考虑历史的逻辑,不能根据历史人物有没有提供现代人所需要的东西去评判其历史功绩,而要根据他们是否比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来作出较客观、公允的评价;让学生懂得“质疑历史应有底线,对于那些经过历史评定的、民族达成共识的,进而成为整个社会象征符号的历史人物,不可随意触碰,这是一个国家赖以存在的基本价值”。如此,才能让更多青年学生从革命英雄人物事迹中汲取正能量,立下大志向。
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应着重培养学生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韧劲。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古往今来,人们追求远大理想抱负的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时候要经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代,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代。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任务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需要所有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者、奋进者和搏击者。所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打通两个课堂,深化实践育人,鼓励学生在奉献青春的过程中增进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