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

发布者:威廉亚洲体育在线登录网站发布时间:2021-07-08浏览次数:

 

来源:中国教育 2021-05-27 作者:黄小芳 黄红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劳动教育,陆续出台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将劳动教育确定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是多元主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观念,遵循劳动教育发展规律,秉持一定的运行规则和运行方式,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系统建制。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是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有机构成,是高校紧密对接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必要途径,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治理视域,积极回应国家、社会、个体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诉求,探究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

积极回应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多方诉求

首先,国家诉求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前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目前,我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推动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战略方向的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劳动大军,高校劳动教育不仅关乎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更与国家的富强以及民族的振兴紧密相连。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是时代发展之需,也是高质量发展之需。

其次,社会诉求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外在驱动。劳动是社会形成、存在和发展的实践基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加快提升劳动教育技能素养”。当前,“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持续推进,“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乡村振兴”等一系列行动深入实施,重要区域、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人才需求强劲,产业、行业、企事业各行业各领域各岗位对于新时代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有着更高的期盼。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持续汇聚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成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需。

最后,个体诉求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内在动力。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让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不仅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更是为学生自我发展服务。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高校劳动教育的本质是面向未来,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全人教育,使大学生个体能够得到自由、全面、充分和可持续的发展。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掌握科学的劳动技能,培植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劳动中践德、增智、悟美、强体,不断提升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劳动能力,持续增强独立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本领。因此,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从根本上也是个体发展之需。

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原则

第一,坚持整体性原则。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是具有多重利益格局的复杂系统,涉及高校、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不同主体代表着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对于体系构建的影响力也有所不同。因此,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必须协调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使多元主体对劳动教育产生共同的发展愿景和价值认同,并内化为统一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多元主体跨越功能分化,构建协同机制,形成目标、资源以及行动的整体运作,才能有效推进劳动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

第二,坚持开放性原则。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涉及价值、主体、制度、行为等诸多层面的构成要素,需要主动适应、利用和改造外部环境,增强开放性,与外界进行物质、资源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维持有序结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开放就是要让校内治理要素与家庭、社会等校外治理要素产生互动,开展信息和资源的交换、共享及共用,并不断动态调整,完善内部治理,增强自组织能力。

第三,坚持协同性原则。在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中,缺失任何一方主体都会造成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治理的失范,影响高校劳动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只有进一步明确高校劳动教育多元主体的优先级别,并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相互协调和多元协同,才能有效推进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同时,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包括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等诸多子系统,不同子系统劳动教育工作要素的构成、任务、功能的作用方式及时间节点有所不同,必须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遵循人才培养和劳动教育的规律,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和联动机制予以支撑和保障,使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

形成以价值认同为核心的治理理念是前提。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的“场动力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动机不仅与其内在的心理需要有关,还与目标的吸引力和个人对目标实现的自我效能感相关。由此可见,挖掘多元主体的内生动力,实现价值认同是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前提。一是明晰治理主体责任。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宣传教育,调整制度安排,创新优化治理理念,进一步明确劳动教育不仅是高校的责任,也是家庭和社会的重要责任。二是明确执行主体职责。高校要重新定位劳动教育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增强多元主体参与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意识和能力,以科学的劳动教育文化价值取向形成强有力的“软治理”,渗透进学校全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为加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奠定基础。国家和高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专项培训,完善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内容与方式,让劳动观念成为教师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使高校教师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战略意义和开展劳动教育的使命责任。三是厘清治理客体职责。高校要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通过入学教育、主题班会、主题团会、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各种途径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观的培育,帮助学生准确认知劳动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社会的劳动领域、劳动形态和劳动群体发展态势,充分认识劳动教育与自身成长成才的相关性,促进学生劳动意识的觉醒,形成大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校园风尚。

明确以高等学校为核心的多元主体是基础。在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要进一步理顺多元主体的功能和定位。一是梳理多元主体功能。进一步明确多元主体在高校劳动教育中所处的节点位置和基本职责,理顺高校内外部治理的各种关系,通过立法或制度等进一步明确高校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家庭负有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责任,社会负有配合学校开放劳动场所以及加强指导的责任,政府对高校劳动教育有指导、支持和监督的责任。二是充分发挥高校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高校承担着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必须从办学治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全局做出宏观性、系统性、整体性的把握,使大学生在大学课堂教学里形成科学的劳动观念。三是营造多元主体参与的良好氛围。劳动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和努力,要积极营造全社会广泛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教育氛围,实现劳动价值的理性回归,让学生在课堂中认知劳动、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完善以合力育人为核心的协同机制是关键。相对于管理而言,治理更加强调目标的多向性、主体的多元性、运行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制度的健全性、机制的协同性以及多方的联动性,这些都需要体现在体系建构上。在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建立合力育人的协同机制是关键。一是建立坚强有力的工作机制。要从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经费投入、考核评价等方面形成一套坚强有力的工作机制,确保高校劳动教育主体价值认同、要素活力激发、资源充分共享、体系高效运转,切实发挥高校劳动教育一体化育人功能,充分体现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增强工作效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建立校内条块协调联动机制。要进一步厘清高校内部劳动教育横向、纵向和条块间职责分配,明确劳动教育的统一组织机构,理顺体系构建的体制机制,优化教学、管理及服务等内部要素的协同联动,形成条块衔接、合作共治的责任链条、机制体制和制度规范,保障劳动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进一步凝聚育人合力,形成强大的共治驱动力和良好的治理体系。二是创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机制。要系统协调劳动教育的各相关主体,整合多元主体利益诉求,建立多元主体利益表达机制,着力构建校内外主体协调、有效衔接、协同联动的劳动教育体系,促进劳动教育育人资源有效流通,实现高校、社会、家庭等多元主体在劳动教育中的有机统一。

丰富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是重点。高校劳动教育目标任务的落实,要始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实现知行合一。一是完善培养体系。劳动教育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其学科和课程地位具有独立性。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注重知行合一,设计切合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满足专业学习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分级分类分层次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科学设计劳动内容、精心组织劳动实践,注重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念的树立、劳动习惯技能的养成、劳动精神的激发,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二是改革理论教学。高校要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劳动教育体现在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按照劳动教育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设计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精心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课程,明确主要依托课程,尊重必修课程的不可替代性,规定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确保“32学时”必修课精准到位以及育人实效。三是丰富实践教学。高校要积极探索新时代下劳动教育的新内容、新方式,积极研发相应的教师教育课程,探索劳动教育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方式。劳动实践活动要落在实处,建立相应的课程方案和课程目标,严格考勤制度和考核标准,使学生真正学到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素质。

拓展以共享共用为核心的统筹机制是保障。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是开放的系统,其构建及正常运转需要完善的保障制度予以支撑。一是统筹校内外资源。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要本着自我构建、开放生成、共享共用的原则,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和基地平台,从宿舍卫生、教室保洁、校园清洁等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要积极与政府、社区、企业协调互动、互联互通,争取政府政策和经费支持,打造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要积极与企业共建专业性劳动实践基地建设;要积极融入社区,打造服务性劳动场所,全方位建构校内外劳动教育综合保障体系。二是强化经费保障。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各方的持续关注和物质支持,积极争取社会资本用于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横向课题研究和实践平台体系建设。三是建立监督评价机制。政府要把高校劳动教育落实情况纳入高校巡视巡察、“双一流”建设等工作的考核评价之中,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评价机制,定期对高校落实劳动教育的情况进行督查和评估,确保高校劳动教育实效。高校要主动将高校劳动教育的体系、标准、规则、结果等进行全过程公开,增强多元主体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关注,实现师生、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监督评价,提高合力育人的效果。

[本文为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监测评价研究”(FJ2019B164)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黄小芳,厦门理工学院;黄红武,厦门大学】